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> 201523
编号:13634782
DYRK1A表达与难治性颞叶癫痫的相关性研究(3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5年8月15日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201523
     2 结果

    2.1 行为学观察

    癫痫持续状态(SE)模型行为学改变主要分3期:急性期、潜伏期、慢性期。正常对照组未见SE发作。用于致痫的昆明小鼠共34只,其中22只达到Racine标准Ⅳ~Ⅴ级并进入SE,其余12只未达到Racine标准Ⅳ~Ⅴ级的发作,予剔除。进入SE的大鼠中24 h内死亡的共5只,SE后24 h随机选取6只入选急性致痫组。其余17只小鼠在24~72 h后进入静止期,此期间有3只在24~72 h死亡。其余小鼠均存活,出现自发痫性发作,表现为节律性点头、咀嚼、单侧或双侧前肢阵挛,持续时间短,约10余秒至1 min,发作频率从数天1次到1天数次不等。观察至第30天,共8只出现自发痫性发作,随机选6只入选慢性致痫组,对照组6只昆明小鼠日常活动正常,均存活,未见自发痫性发作。

    2.2 脑电图观察

    急性致癫组爆发长程出现的尖活动、棘活动以及不规则的尖慢复合活动,明显突出于背景脑电活动;慢性致癫组散在出现的、频率慢于背景活动的慢活动以及痫性放电;对照组为正常的背景活动,详见图1。

    图1 致癫组小鼠模型的脑电监测

    2.3 模型成功率统计

    氯化锂-匹罗卡品致痫昆明小鼠模型的SE诱发成功率为64.71%(22/34),SE后死亡率为36.36%(8/22) ......
上一页1 2 3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138 字符